陶年年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家庭,但因为长相美丽却出身贫困的母亲有个未完成的偏执明星梦,所以身为家中独女的陶年年从小便被寄予厚望,从三岁开始接受着各式各样超出一般家庭经济负荷的特长培训。

    从芭蕾舞民族舞到钢琴小提琴,然后是声乐和戏剧表演方面的培训,母亲完完全全按着培养巨星的路数去栽培她。

    陶年年从记事以来就从没享受过嬉闹玩耍的时光,每天除了上学就是各种各样的训练。

    由于培养艺术生需要昂贵的学习费用,后来家里的车和两套房子都卖了,陶父因为接受不了对明星梦偏执到疯狂的妻子,两人在陶年年十二岁那年协议离婚,孩子的抚养权归女方所有。

    离异后母女两人的日子过得比以前要辛苦很多,但陶母依然没有放弃供女儿成为大明星的梦想。

    于是每天打三份工,早上4点半出门晚上12点半回家,硬是将年年昂贵的学费强撑了下来。

    可过度扭曲的目标消耗的不仅是整个家的财力,还有所有人的精神和意志。

    如果努力的方向不能让自己和家里人变得更好,只会一味地拖垮大家的生活,那这样的努力有什么意义?

    终于,陶年年崩溃了。

    看见母亲吃着兼职打工餐厅里带回来的残羹剩饭,她气得一把扫了桌子,哭嚷着说自己不想再学艺术不要当明星,她们的日子原本不用过得如此拮据,这一切都拜那个可笑不现实的明星梦所赐。

    然而那天除了换来了一记响亮的巴掌,除此之外生活没有任何改变。

    母亲让她别那么自私,她身上可是背负着她倾注的心血和梦想,人生已经不是陶年年一个人可以擅自决定的。

    就这样,陶年年成了一位出道十年的过气童星。

    十年可以消亡磨灭许多事情,可这个在娱乐圈混得不温不火的“老人”始终不肯离开娱乐圈。

    后来被人扒出普普通通的家境,打三份工都要供她闯荡娱乐圈的可怜单亲母亲、明明在校成绩很一般还时不时旷课玩失踪。

    “啃老”、“虚荣”、“打肿脸充胖子”、“不适合吃这碗饭偏偏赖着不肯面对现实”诸如此类的黑料越来越多,渐渐压得陶年年喘不过气来。